作者:子成
昨天,汽车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小鹏汽车正式宣布长城汽车原总经理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
(相关资料图)
相比于经常上热搜的格力的董明珠,阿里的彭蕾等女企业家,王凤英的名气要小一些,但作为长城汽车销售奇迹的推动者,王凤英的能力早已在商界得到认可。
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 来自小鹏汽车官网
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的 “2019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 中,王凤英赫然在列,可见其能力之强。
对于王凤英的加盟,何小鹏是这样说的: “相信王凤英这样优秀人才的引进,将为小鹏汽车提供更有力的管理支持。”
为什么何小鹏会如此看重这位女强人?这还要从王凤英的过往经历说起。
01
王凤英,长城汽车二当家
1990年,26岁的魏建军承包了连工资都发不出的长城工业公司,开始进军汽车行业。一年后,20岁出头的王凤英,便加入了魏建军的公司,成为一名负责长城改装轿车的销售。
王凤英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弱女子,但骨子里却个性干练,工作起来比有些男员工还麻利。仅仅两个多月,她就因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经理助理,之后又被提拔为销售总经理,而此时的王凤英还是一个23岁的小姑娘。
1993年,长城的第一批“轿车”下线, 时任销售总经理的王凤英为打开销路,将这批车推向了东北市场,结果短短半年,就为长城公司带来了数百万元的收入,而这也是长城汽车宝贵的第一桶金。 但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国家《工业产业政策》出台,长城轿车不得不停产。
“轿车梦”碎后,魏建军决定进军皮卡市场,1996年,长城研制出第一代皮卡产品——迪尔。产品有了,那么销售的压力自然就来到了王凤英这边,而她最终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1998年,投产仅仅2年的迪尔皮卡打败了老对手田野,一跃成为全国销量冠军。
因为其出色的工作成绩,也让魏建军更加看重这位女强人。2003年,王凤英正式担任长城汽车的总裁,成为仅次于长城老板魏建军的二号人物,这一年,王凤英仅仅33岁。
2005年后,当长城在SUV何皮卡市场搞得热火朝天时,魏建军再次做起了“轿车梦”。当时王凤英坚持走性价比路线,以价格打动消费者,但老板魏建军却更看重性能,按照他的思路,长城的第一款轿车精灵上市,但很快就被市场教育,因为定位不准确,这一仗惨遭失败。
自从精灵轿车失败后,魏建军就专心搞起了技术,而王凤英则彻底接管销售与车型定位等市场问题。
魏建军和王凤英
2013年,在王凤英的推动下,长城专业SUV品牌哈弗独立。 此后几年,哈弗果然没让人失望,销量连年上涨,H6车型更是卖到脱销,令品牌深入人心。
2016年哈弗品牌销量高达93万,H6更是取得全球SUV销量榜前五的好成绩;2018年底,哈弗SUV全球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成为中国首个进入500万俱乐部的SUV品牌,并创下连续9年蝉联中国SUV销量第一的记录。2019年,在国内车市低迷的情况下,长城依然逆势增长,全年销量突破百万台。
可以说, 王凤英是长城汽车发展的功勋人物之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不过虽然贵为长城二把手,但王凤英年薪仅为551万,且长期没有股权激励,虽然在2019年,长城汽车给了她330万股,不过因为没有完成相关考核指标,所以股权也跟她无缘。
2022年7月,长城汽车突然发布了一则声明,王凤英正式卸任长城汽车总经理一职,声明中特地写明王凤英与公司董事会并无意见分歧。
有业内人士称,当时的长城汽车处境并不太好,高端系列的魏牌销量迟迟上不去,王牌产品哈弗销量出现下滑,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凤英的请辞,多少有点“替罪羊”的意思。
从长城出来后,王凤英一直在搞战略咨询的业务。春节之前,网上就有传言称原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将有极大可能性加入新造车势力小鹏汽车,虽然当时小鹏官方没有给出明确回复,但也并未否认这一事。
此传言出来后,一位长城内部的管理人员评价道: “王总如果去小鹏,肯定比在长城呆着舒服,在长城她年薪也就500多万,去了小鹏,怎么着也比这个数字多啊。”
对王凤英的到来,何小鹏表示,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王凤英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实践,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的产品,我们期待她的加入能够给‘智能化+汽车’的融合带来不一样的火花。”
02
掉队的小鹏,正在大换血
事实上,在之前的采访中何小鹏就谈到,公司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管理者,但由于迟迟没找到合适的人,最后只能自己先顶上。
业内人士认为,促使何小鹏加快寻找新总裁,与此前启动的组织架构调整有关。
去年10月开始,何小鹏开始在公司大刀阔斧的搞改革,除了对公司架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之外,还对管理层来了一次大换血。小鹏方面告诉记者,目前为止,公司仍处于调整期。
从市场层面分析,小鹏此次改革的原因大概有两方面。
一是旗下高端车型G9上市定价混乱,引起消费者不满。 虽然小鹏最后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挽回了部分损失,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品牌的传播和G9的销量。此事件也暴露出小鹏内部产品规划混乱、品牌营销无序、体系效率低下等问题,显然何小鹏也意识到了这些顽疾。
小鹏汽车旗下高端车型G9 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在何小鹏看来,小鹏汽车存在战略没有连续性、太注重科技创新,忽略用户口碑、组织能力差导致部门低效、产品与营销割裂等多种弊病。
二是销量不佳,在蔚小理阵营中,小鹏已经从2021年的第一名滑到了第三名,处于垫底。 尤其在2022年8-11月,小鹏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连续5个月销量跌破万辆。
根据小鹏官方信息,2022年小鹏汽车年销量12万辆,仅实现同比增长23%。而乘联会数据显示,同期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小鹏汽车的增速远远落后市场大盘。
不仅在销量上出现掉队,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是蔚小理中市值下滑幅度最大的车企。2022年小鹏港股年内市值下滑超过70%,与之对比,蔚来和理想下滑幅度分别为50.6%和30.99%。
此外,在特斯拉全面降价的情况下,压力都给到了国产新能源这边,而蔚小理们则更容易受伤,因为这三家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根据小鹏2022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推算,每卖一辆车,小鹏就要亏损6.4万元。
在内忧外患之下,何小鹏终于开始着急了,在年度总结会上,何小鹏就表示, “如果‘不破’,我们只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 何小鹏 图源:图源:小鹏汽车官网
所以 自去年底开始,小鹏汽车就加快了内部“大换血”的步伐,涉及大量高层管理人员变动。
比如小鹏汽车总裁夏珩在去年底辞去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职务;原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被曝也已经离开;
在引进“新人”方面,除了王凤英之外,据悉前吉利系高管易寒已经确认出任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一职。
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喜欢搞一堆经营的事情,虽然它们确实很重要。”动荡中的小鹏,急需一位有着丰富实战和营销经验的管理人员。毫无疑问,王凤英的能力正是何小鹏所看重的。
但做了20年的长城汽车总经理,被誉为车圈“铁娘子”的王凤英,能带领小鹏突出重围吗?恐怕并非易事。
03
铁娘子来了,小鹏汽车有救了?
2022年,王凤英和相关咨询公司合作,推出了一份《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报告中对小鹏汽车,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两大隐患。
一是缺乏清晰的主干品类,无法回答“我是谁”。 报告认为,小鹏的车型价格从15万-40万元不等,中高低端全有,主干品类认知模糊,难以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品类感。反观对手理想和蔚来,目光始终盯着高端用户,一个主打家庭,一个主打服务,在产品定位和客户画像方面都很清晰。
二是小鹏的智能特性不够聚焦,没有体现出差异化。 小鹏汽车早期引以为傲的智能化,如今也变成了同质化,智能化没有差异,只能陷入无限的‘军备竞赛’。
而以上两大问题,正是王凤英最擅长的品牌营销和产品定位。 她经历过长城汽车从0-1的初创期,一直是长城的营销负责人,从早期的销售网络建设,到之后推出独立品牌哈弗以及销售管理,她都具备实战经验。
不过,出身传统车企的王凤英,要适应小鹏这类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公司文化和管理风格,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像小鹏这类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理念和模式上更具创新力,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供应链管理和把控、销售渠道搭建等方面,都不如传统车企成熟, 王凤英如何把自己在长城积累的经验融进小鹏,对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在特斯拉降价威压之下,王凤英燃油车时代的那一套营销打法能否奏效,也是一个未知数。
从何小鹏发布的内部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鹏汽车2023年的目标是累计交付45万辆车,根据目前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小鹏汽车累计交付258710辆车,也就是说,2023年需要交付近20万辆新车才能实现目标。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这位新加入的“铁娘子”能否帮小鹏扛过寒冬,达到预定目标,未来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